如何避免電子平臺秤做假 |
來源:收集 點擊數:2104次 更新時間:2016-12-08 14:28:58 |
典型案例:2013年2月,市民王女士在某海鮮市場購買基圍蝦。電子秤顯示,0.85千克,每千克90元,她需要支付77元。 王女士正要掏錢付賬,由當地質監、工商、公安組成的聯合執法隊趕到,經查,該商家使用的是作弊電子秤。王女士購買的基圍蝦實際只有0.66千克,只需支付54元。 作假原理:商家使用的電子秤,非法安裝了一種可以自由調整讀數的芯片。該芯片為電子秤設立了兩套程序:一是正常程序,執行此程序時,電子秤絕對準確;二是需要輸入密碼才能進入的“秘密”程序,它可以讓800克的商品稱出1000克。 商家在接受常規性衡器執法檢查時,則開啟正常程序,其“貓膩”很難被發現。檢查一過,商家即開啟“秘密”程序,繼續欺騙消費者。 消費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對稱重有懷疑時,可以叫攤販把秤的電源關掉后再開機,對比前后稱重的重量。
典型案例:2012年1月,在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記者在一個水產攤上挑了一條草魚,單價是13元/千克,凈重2.85千克,總共付款37元。隨后,記者將魚拿到公平秤上一稱,卻發現只有2.4千克。按照13元/千克計算,這條魚應該只值31.2元。 當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陪同記者再次來到這個魚攤時,攤主改口說,“可能是因為秤盤沒有‘去皮',如果‘去皮'就不會多算重量了。” 業內人士介紹,所謂“去皮”,是刨除秤盤或其他容器的重量。沒有“去皮”,稱出來的重量則包括秤盤或其他容器的重量,讓顧客為“皮”買單。 作假原理:稱量商品時裝商品的容器沒“去皮”,把容器的重量與商品重量一起結算。 消費提醒:稱量前應把容器放置秤上“去皮”,即置零。市民可以在購買魚類或者活禽的時候,先過秤,然后去公平秤上再核對一下重量,確認沒有差距后再請商戶代殺加工。
典型案例:去年8月,某區質監局執法人員在對一集貿市場進行巡查時發現,有商戶使用的電子計價秤與安裝的柜臺表面存在傾斜角度,從而造成所稱商品的顯示重量與商品的實際重量不符。 作假原理:秤是采用“重力原理”進行稱量,如果秤安裝不平,其稱量結果可能存在誤差。 消費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首先應檢查秤是否放平。
典型案例:去年6月,某縣質監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在某超市購買5千克散裝大米花了50多元錢,懷疑存在計量作假行為。執法人員對該超市在用電子計價秤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該超市的電子計價秤均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執法人員通過核對購物小票發現,所銷售大米的單價與標示單價不一致。 作假原理:電子計價秤稱量正常,但商家輸入了與商品價格不同的單價,坑害了粗心大意消費者。 消費提醒:消費者一定要檢查輸入單價是否與標示的價格相同,最好自己計算價格。
典型案例:2012年10月,某市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3家大閘蟹專賣店,發現這3家店使用的電子秤都是30千克級的大秤。 所謂“大秤”不是指秤的體積很大,而是它的最大稱量很大。這些店里的電子秤最大稱量達到30千克,其分度值是100克,也就是說,電子秤上的數字是以100克為單位起跳的。如果貨物的實際重量只有0.551千克,那么會自動顯示成0.60千克。這樣一來,就被多稱了49克。 根據相關法律規范的規定,經營者必須配備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計量器具,大閘蟹這樣的物品應該用最大稱量3千克或者6千克的電子秤,這樣稱出來的重量才能精確到克。 作假原理:較貴重的商品用大秤稱量,由于分度值大,易造成誤差。 消費提醒:和黃金不能用臺秤稱一樣的道理,購買貴重商品時注意秤的分度值也就是翻轉值的大小。 要想知道電子秤是不是“大秤”很簡單:一般在電子秤的液晶屏旁邊會標明,大家留意看一下就清楚了。
典型案例:2013年5月,某市民購買西瓜時,商販用機械臺秤稱重顯示10.8千克,將西瓜拿到市場公平秤處稱重,顯示為9.2千克。 質監執法人員介紹,這樣的機械臺秤很可能在支點上做過手腳。據了解,每個機械臺秤都有個支點。稱重時要求支點固定,這時稱重才準確。 作假原理:機械臺秤采用“杠桿原理”進行稱量,如果機械臺秤的標尺支點處開槽,并在槽口處用鐵皮遮擋,滑動支點則可以改變稱重重量。 消費提醒:在用機械臺秤稱重時,應注意檢查標尺的支點處是否有鐵皮(正常的沒有)。如果支點可以滑動,則該秤為作假秤。
典型案例:市民張小姐去年12月21日晚9:50乘坐出租車,而出租車計價器的計時表卻快了10分鐘。那么,上車時本應執行白天價收費,卻開始執行夜間價。張小姐乘車10公里,按此表打出的價格,就比正常價高出了4元。 市質監部門稱,凡計價器鉛封被損壞的出租汽車,必須到市質監局計量質檢院重新對計價器進行檢定,合格后重新加鉛封才能使用。 執法檢查中,還有部分換了出租車輪胎的駕駛員被查處。交通執法人員表示,輪胎變小后車內計價器也會走不準。 作假原理:每輛出租車計價器上都有鉛封。鉛封是否完好,是衡量計價器是否合格的主要標識之一。一旦鉛封被損壞,駕駛員就可能自行修改計價器內部參數,比如增加運行里程,調高運行費等。 另外將出租車輪胎“大改小”,也是部分駕駛員“作弊”方式之一。出租車輪胎周長應為1米,若換為周長98厘米的輪胎,那么出租車行駛路程就比正常情況下減少2%。 消費提醒:市質監部門提醒乘客,在晚上9:45至10:00這個時間段打車時,上車后最好看看計價器時間是否準確。另外,市民在平時打車出行時,如果發現出租車輪胎“變小”,也可撥打以上電話投訴。 八、加油站“短斤少兩” 典型案例: 2013年,某地質監執法人員在對某加油站進行現場檢查,當容量為50升的內置標準容器裝滿時,加油機的輸出油量數據卻顯示為52.5升。大大超過了國家允許的偏差范圍。執法人員迅即控制加油站的營業大廳主控電腦、配電房及現場的19臺稅控燃油加油機。正當計量檢定員準備對其它加油機進行檢定時,營業大廳的主控電腦突然出現人為的斷電,隨后整個加油站又出現“瞬間斷電”,所有加油機的誤差全部復位。當檢定員再對這臺加油機進行測定時,加油量數據顯示為49.98升,僅差0.02升,在國家規定允許誤差范圍0.03升內。斷電前后的兩個截然不同檢定結果,使執法人員意識到,加油站在利用“斷電復位”技術逃避執法人員檢查。 經執法人員先后到上海、杭州和蘇州的加油機廠家和芯片廠家開展調查取證后得出3個結論:一是對加油機主板計量控制芯片進行解碼破譯,結果發現該加油站計量控制芯片的程序與原廠家程序燒寫代碼校驗不一致,足足多出一個章節的程序內容,非廠家的原程序;二是19塊計量控制芯片的程序被解碼破譯的結果均顯示被改動過;三是19塊計量控制芯片的生產日期與加油機主板的生產日期不符。鑒于以上證據和事實,當事人最終承認了以下4點違法事實。一是2013年3月該加油站請人來改換19臺加油機計量控制芯片,在原程序內增加計量作弊的程序,該程序設定“斷電復位”、“鍵盤特定鍵復位”、“更改脈沖當量”等功能。二是偷油方法采用通過電腦輸入密碼和偷油比例,來控制加油機程序,使加油機的售油示值大于實值,實現偷油目的,并通過“瞬間斷電”、“上電”或“按鍵盤特定鍵”功能,使脈沖當量復原,使加油機恢復正常工作。三是利用作弊手段通過當地計量檢定,也就是說,該加油站利用計量檢定部門的鉛封,掩蓋了其計量作弊和偷油的真相。 作假原理:目前,加油站“短斤少兩”伎倆主要有以下幾種: 偷換傳動齒輪:加油計量器的傳動齒輪一般都有嚴格的尺寸規定,傳動齒輪每轉一周,顯示器上就能顯示加油數量,而將傳動齒輪偷換成“加長”版尺寸后,車主就要多付油費。 程序作弊:不法分子更改加油機電腦程序等 “高科技”手段作弊,即在加油機電腦程序里重新寫入一個程序,啟動這個程序就能作弊,但一旦將加油機的控制面板復位或斷電重啟,重新寫入的這個程序將失效,啟動的就是加油機原有程序。 接回流管:在油泵周邊,悄悄地接通一節小回流管,使油經過油泵計量后又有一小部分回流。 消費提醒: 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的進入千家萬戶,加油機作弊呈現上升的趨勢,不少加油站在加油機計量上動起歪腦筋。車主應該經常觀察車輛加油量與油表刻度顯示之間的關系,若發現有加油量與平時顯示明顯不符,可以撥打12365電話進行投訴。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國內的技術能力能否進一步優化電子汽車衡呢 下一篇:電子汽車衡的主要測量裝置由什么組成的 |